《光明日报》:办实事、求实效 上海进口机动车辆“两证合一”
158
2023-06-26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孟歆迪)6月1日,在上海外高桥港区海关(以下简称“外港海关”)拟证出证业务办理窗口,沃尔沃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进口车关务主管王颖领取了全国首份新版汽车《货物进口证明书》。同日,在上海浦东海关完成合格检验评定后,铃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也为34台进口两轮摩托车领取到了首批新版摩托车《货物进口证明书》。这标志着进口机动车辆《货物进口证明书》和《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两证合一”改革试点在上海海关正式启动。
今年5月,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在上海海关开展“两证合一”改革试点。“《货物进口证明书》是海关办结进口汽车、摩托车放行手续后,依收货人申请所签发的证明文书。《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是海关对进口车辆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合格评定结论。”外港海关物流监控三科科长施钧介绍说,“此前,进口机动车辆如上市销售,需同时取得海关出具的上述两份单证。改革试点启动后,企业只需一次申请,海关便可同步完成进口车辆的依法放行、合格评定等全部通关环节,并对合法进口的机动车辆只出具一个证明文书,公安车辆管理部门以此认定前来办理登记的车辆为合法进口。”
“手续简化,效率提升,两张证书变成了一张证书!”手持新版《货物进口证明书》的王颖赞不绝口:“我们估算,‘两证合一’后,平均每辆车从申请到取证比改革前能压缩1—2天。凭借这张证书,我们公司这批38辆进口汽车可迅速进入国内销售环节。”
“我们企业十分欢迎这样的改革!”铃木中国营业部长熊崎将太说:“‘两证合一’改革加快了进口摩托车国内交付的速度,同时也提升了最终用户上牌的便利性。”
上海是我国主要汽车、摩托车进口口岸,汽车进口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摩托车进口量占全国达七成,进口机动车辆通关速度一直是上海海关关注的重点。在今年的主题教育现场调研中,企业反映:进口车价高,资金占用成本大,早一天拿到“两证”,便意味着早一天释放巨量资金。消费者则反映:如今进口机动车辆从海外工厂到国内门店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在网上看到,“口岸清关中”的状态实在让人心焦。
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海海关迅速行动,把推进“两证合一”,提升进口机动车辆通关效率,作为海关扎实调研解难题的“实招”之一。一方面通过调研,明确改革诉求,优化作业模式,积极向海关总署报告,寻求政策突破。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公安交管等其他进口车辆管理部门,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搭建进口车辆监管数据交换平台,统筹兼顾其他部门管理需求,推动改革试点顺利落地。
上海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郑建萍表示:“‘两证合一’不是两张证书的简单合并,更不是监管要求的放松降低,改革的背后是海关两项法定职责的有机融合,是助推上海口岸整车进口提速增效的探索创新,更是在调查研究中破解难题的生动实践。”
——转自上海海关
推荐阅读
联系我们
电话:(021) 3538 2005
邮箱:yunmaotong@thecustoms.com.cn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1000号天科国际大厦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