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宁波舟山港码头,一辆满载着出口汽车零部件的集卡车正缓慢通过H986设备,货物的扫描图像便出现在宁波海关审像中心的电脑上,宁波海关所属北仑海关的审图关员吕佩峰结合智能审图系统给出的结论快速完成查验,该票货物顺利通关放行。
“这样的场景放在20年前,是不敢想象的。”吕佩峰说,“自宁波关区第一台设备落地到今天,宁波海关的机检查验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作为机检查验发展与变革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机检查验最大的特点在于非侵入式查验,不用开箱和掏箱,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显著优势。2010年,北仑海关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隶属海关层级的集中审像作业模式,使得机检查验“更上一层楼”。通过光纤传输图像,建立北仑海关审像中心,探索“一机双屏”作业模式,并将其总结为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向全国推广,在信息化系统的支撑下,实现了无纸化改革、电子签名改革。
“原先需要近百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仅用10余名关员就能解决。而制度改革的真正意义,是让‘企业跑腿’变为‘数据跑腿’,节省企业等待时间和查验费用。”吕佩峰说。
“不久前,我像往常一样查验一票宁波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出口的空调,几分钟后这票货物便顺利完成验放,及时出运货物。”吕佩峰说。经常有企业联系人反馈,进出口企业是机检业务改革的最大受惠者。
伴随着机检查验的发展与蜕变,智能审图系统的开发和利用让机检工作有了更多的“法宝”与“神通”。2016年,宁波海关聚焦人工智能,助力机检查验,创造性地开展智能审图实用化工作。“刚开始大家对智能审图系统还是很怀疑的,机器能认出商品吗?准确率怎么样呢?”吕佩峰回忆说,“很快实践给了我们答案。”
智能审图系统应用初期,宁波海关机检审像中心审图关员在开展机检查验作业时,一票引起智能审图系统“报警”的货物引起关注。审图关员认真审核后,认为在箱体的中后部有夹藏烟花爆竹嫌疑。经过人工查验,果然发现了这批重量约21吨的非法出口烟花爆竹。
除此之外,吕佩峰在工作中慢慢体会到智能审图的优势——高效、准确、智能,智能审图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机检历史图像及对应的货物、物品信息进行学习,对机检扫描图像实施自动识别,进行快速分析并给出结论,愈发成为查验的“好帮手”。
机检查验的发展并未止步于此,北仑海关积极将智能审图系统的成果与地方发展相融合,以小切口实现真作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是宁波打造“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内,聚集超过110家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为了营造良好的口岸营商环境,我们多次深入企业实地调研,统筹协调各部门,尝试运用智能审图系统进一步提升出口通关效率,降低企业出口的时间成本、物流成本等,助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吕佩峰回忆起当时的努力,记忆犹新,“目前,我们已完成17000余张图像的收集、标注工作。经前期测试,通关速度可提升约30%。”
从新中国海关的建立时简朴的查验工作手段,到第一台H986设备落地后审像中心的高效便捷;从最初粗放的机检作业模式,到现在集约化的智能审图工作模式;从十年前的机检查验不断摸索学习,到如今“十八般武艺”在身的智慧机检。历史的瞬间,成为了记忆,也蓄积着能量。
那一辆辆高效过机的集卡车,一张张飞速上传的机检图像,记录着一代代宁波海关人身处开放前沿,披荆斩棘的闯劲和水滴石穿的韧劲。
推荐阅读
联系我们
电话:(021) 3538 2005
邮箱:yunmaotong@thecustoms.com.cn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1000号天科国际大厦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