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涉及到两个节点(RDC/DC/网格仓/FDC/站点/门店等)之间的运输都会提到一个小小的工具:封签。有人认可,有人不认可。认可的多数是搞运输的,不认可的多数是节点,为什么呢?运输封签
封签的本质是在提高交接效率和精准判责。而不认可的原因多在于判责,运输的上下游会认为你就靠一个封签什么责任都没有了,多少有些不好接受,而且运输提货就在现场为什么不点清楚,本身就有责任。所以就会引发另外一个问题:两个节点间运输交接单位是什么?按外包装点数量、按照sku点外包装数量、按照sku点数还是按封签交接等等,非得精准只能是sku点数,但是从经营思维来看没人这么做,实际也真没有看到哪个公司这么做。
话题1:封签适用范围
封签虽然好,但是它也是有使用范围的。比如2个节点点对点1:1,这个是最主流的使用场景,那么1:n(n≥2)呢,若n为一个客户多个点,也是成立的,每个点拆了再封就行。我最多使用过2:n(n≥2),2是一个部门管理,n是一个部门管理。若n为非一个客户或者非一个部门则不成立,因为没有信任机制。
话题2:封签应该谁买
一个物资谁买有2个维度:
a.谁使用谁购买:使用封签肯定是上下游部门。还有一种看法,封签是运输管理司机的手段,所以使用部门是运输。实际操作拿封签做封车和解封的还是上下游部门。
b.谁受益谁购买:大家第一个反应受益最大肯定是运输了,把运输流程简化,实际是整个链条都受益。
另外封签有2个特殊性:
a.它是监管工具,监管工具肯定得监管部门(上下游属于监管部门)来购买,不能是被监控部门购买。
b.封签具备唯一性,有号段管理,所以得有一个部门统一购买进行分发。(我看顺丰的一种封签可以打破这个,就是封签是通用,封签号是系统打印张贴上去),如果是电子封签,也是不需要统一管理,但是目前电子封签还是少见。
话题3:封签判责标准
封签既然用来判责,那什么情况下运输是无责:2个条件同时满足,封签完好且线上线下号段一致。
但是这2个条件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很好的落地,当然落地很简单,只是不是落的很好,为什么?
1、封签完好,这个是很难量化的描述。大多数人认为就是封签没有断掉就算完好,我看了很多司机拍照反馈,实际很难体现完好这个点。个人认为封签设计也有点问题,一般封签总长30cm,应该在10-15cm处设置个提醒线,就是上封签要上到这个位置才行,为什么呢?比如我上封签到就插入1cm,然后再拨出来(放入1cm拨出可能性很大)或者剪掉……然后再上封签,到下个环节看还是封签完好,短了一点一般人不会去查看。如果我封签上了很长,发生这个问题概率就很低。
2、是否检查号码,如果没有强制系统手段,一段时间后基本上不做检查的。司机跟下游熟悉了,到了肯定就看下封签有没有坏,不可能去检查号段对不对。
话题4:封签使用注意点
1、谁来保管:封签一定是上下游的使用人保管。实际上经常看到司机车上都是封签。
2、谁来上:一定是发货节点的人,不能司机自己上。
3、要上几个:根据车厢的门数来看,侧门是最容易忘记的地方。
4、上在哪:封签是一把锁,要把车门锁住才行,别挂在无关的地方。
5、怎样才算上好:要把封签长度至少插入一半。
6、谁来拆:一定是收货节点的人,不能司机自己拆。拆前要检查完好和号段是否正确。
7、现场性:上封签和拆封签司机都要在现场,检查没有问题,可以进行拍照留底。
8、异常处理:上的时候有问题现场解决更换,解的时候有问题需要当场签字确认。
话题5:如何做号段管理
号段管理分两种场景:
1、事前打印的:一般事前打印都是按照顺序打印,比如0-10000给A,10001-20000给B,然后记录号段分配情况。但是号段是有规律的有个风险,就是封签容易被复制,司机也去买同样的封签,让打印某个区间段的值,区间长度搞个100,很容易碰到相同的。可以在封签上随意划一痕,拍照规避。
2、实时打印的:这个实际就系统来解决就行,设置自动分配规则即可,号段可以随机。
云贸通以通关为核心,提供一站式跨境供应链服务、进出口货物清关、货代、仓储、金融、IT系统、运输封签及其配套服务,咨询热线:(021) 3538 2005。
推荐阅读
联系我们
电话:(021) 3538 2005
邮箱:yunmaotong@thecustoms.com.cn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1000号天科国际大厦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