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是《心经》内容。舍利子,便是指灵魂空相状态。它是指绝对的空无,与色相对,无所谓生灭、垢净、增减。空与色既对立又统一。一切“色”的对立面,便是真正的空。
佛家讲空色,道家论虚实。灵魂有空色,人心有虚实。内心虚无一物,便是空;内心满盈充实,便是色。无论空相、色相,都是心相。心相就是心态。己心就是己道。
灵魂两大形态:一是空相,二是色相。心静,则空相生;心动,则色相生。色相,就是物象,就是万物之象,也是万物之大道真相。空相,就是万物的对立面,就是天道、常道。万物皆蕴含天道。道与万物皆是色相;道又不全是色相。大道无为,便是空相。人若想有所得,必先放空身心、放空心灵、放空自我。
心是人类一切精神意志的总称,心也叫做灵魂。灵魂有两大形态:一是空相,二是色相。灵魂处于色相,便为人类;灵魂处于空相,便为佛,可解一切苦厄。
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所谓的态度,其实就是心态、心相。人内心的态度,不过就空色两种而已。只不过有的态度是真,有的态度是假。要甄别真伪,就要放空自己心去求真。
人生皆与灵魂色相相伴,与色相同行。修心以静、修心以空,则知行无不可为。
联系我们
电话:(021) 3538 2005
邮箱:yunmaotong@thecustoms.com.cn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1000号天科国际大厦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