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子(约公元前470年—前391年),名翟,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他出身平民,曾学习儒家思想,后因反对其繁复礼制而创立墨家。墨子注重实践,他的学说在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的核心思想主张包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十大纲领,以平等博爱和实用主义为根本原则。核心思想主张有:
一是兼爱与非攻。兼爱:主张无差别地爱所有人,打破血缘、阶级界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与儒家“爱有差等”形成对立。非攻:反对侵略战争,认为战争破坏生产,是“天下之巨害”,但支持防御性战争。墨子曾以守城技术实践“以武止战”。
二是政治改革纲领。尚贤:主张废除世袭制,“官无常贵,民无终贱”,选拔贤能者为官,体现小生产者对政治平等的诉求。尚同:强调思想与行动统一,要求下级服从上级,最终“上同于天”,隐含对统治者的道德约束。
三是经济与生活原则。节用: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去无用之费”,提出具体节俭标准如宫室“足以避润湿”即可。节葬:批判儒家厚葬久丧,提倡简葬以节省社会资源。
四是宗教与哲学观。天志明鬼:以“天”为最高意志,认为天意是“欲义而恶不义”,并借鬼神存在强化道德约束。非命非乐:反对宿命论,强调人力可改变命运;批判贵族沉迷音乐,认为其浪费资源。
联系我们
电话:(021) 3538 2005
邮箱:yunmaotong@thecustoms.com.cn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1000号天科国际大厦8楼